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种粮大户的信心从哪里来——春耕春管一线见闻①|河北

种粮大户的信心从哪里来——春耕春管一线见闻①|河北

发布时间:2024-03-23 1:05:22

  1. 粮食烘干发展现状
  2. 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如何?
  3. 如何看待现在农村的现状?

一、粮食烘干发展现状

及时烘干安全入仓”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耕耙播收后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同时,有效的烘干处理对于粮食丰产丰收、提升生产效益、提高加工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安徽省机械化烘干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省烘干机保有量达1.38万台,烘干能力55.2万吨,居全国第2,次于江苏。近期,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人员开展了粮食烘干机械化现状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安徽省粮食机械化烘干发展的主要特点

1.粮食烘干需求旺盛,烘干机数量快速增加。安徽省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粮食烘干机。2006年烘干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且随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机械化收获水平提高、收获期集中,人们对粮食品质的要求提升,粮食机械化烘干的需求愈加旺盛。2011年以后,烘干机保有量以每年超过1000台的速度增加,2016、2017年年均增长量均超过3000台。正常天气条件下能基本解决晾晒不足的问题,但遇到连阴雨灾害天气时,烘干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2.烘干机区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稻麦产区。发展机械化烘干的需求中,气候条件是当前最主要因素。在安徽省稻麦产区,收获时节阴雨天气概率大,粮食烘干装备的投资回收期短,推广应用的积极性比较高。从统计数据看,2018年全省烘干机保有量前五位分别是:六安市1889台,滁州市1599台,芜湖市1556台,蚌埠市1427台,合肥市1409台;保有量后五位是:淮北市34台,黄山市70台,宿州市166台,亳州市183台,阜阳市358台。安徽粮食机械化烘干呈现沿江、沿淮稻麦产区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趋势。

3.购买群体以合作社、种粮大户、加工大户为主,批处理能力10-30吨的烘干机最受欢迎。从购买群体上看,合作社、种粮大户、粮食加工大户是购买烘干机的主体,购买目的是自用和社会化服务。据统计,2018年全省补贴批处理量10-20吨循环式谷物烘干机545台,批处理量20-30吨循环式谷物烘干机413台,批处理量30吨及以上循环式谷物烘干机366台,批处理量4-10吨循环式谷物烘干机16台,批处理量100吨及以上连续式谷物烘干机28台。其中,批处理量10-30吨的烘干机占比超70%,最受安徽用户欢迎。实地调查发现,机械化烘干呈现专业化发展趋势,一些流转土地量大及签订大订单的大户开始选择成组购买批处理量15-30吨的烘干机,经营万亩土地的需要烘干机组达10台以上。如霍邱县城西湖乡农民李厚林已购置44台,今年还预订了22台批处理量30吨的烘干机。

4.省内烘干机生产企业异军突起,占据全国市场大头。近年来,安徽省烘干机生产企业异军突起,占据了全国近六成市场份额。目前全省共有57家烘干机生产企业,依据产量排名前4名分别为中联、正阳、金锡、辰宇,其产品覆盖全国产粮区且出口多国,其中辰宇出口量最大。六安市近年力推烘干机产业发展,全市拥有烘干机生产企业10家,2018年生产烘干机近4000台,占全省产量近1/2。在2018年农业农村部关于谷物烘干机质量调查情况的通报中,六安市辰宇、正阳两家公司生产的烘干机质量分别位于第二和第四名。农机购置补贴是近年来安徽机械化烘干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据统计,2018年,全省共补贴各类粮食烘干机械1368台,38家省内企业申领补贴,补贴机具1176台,占粮食烘干机械补贴总量的85.96%;使用补贴资金4634.29万元,占粮食烘干机械补贴资金总额的82.29%。省内企业生产的烘干机是安徽省机械化烘干作业的绝对主力。

二 、存在的问题

1.烘干设备用地难解决。粮食烘干设施占地较大,一组烘干机(按3台套),需要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虽然有关文件将烘干机械用地纳入了农业设施用地范畴,但是其转化手续繁杂,造成粮食烘干机械设施用地难以落到实处。特别是部分不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仅提供粮食烘干服务的农户,无法按照规定获批设施农业用地。用地难成为制约烘干机械化发展的第一难。

2.环保要求高增加烘干成本。由于燃煤使用成本低,过去烘干机使用热源大都以燃煤为主。随着环保要求提高,很多地区禁止使用燃煤,使用成本大大增加。一是以前购置的设备需要改造或购买新设备;二是按照环保转型后的机械制造、安装费用增加;三是符合环保要求的能源如天然气、电力、生物质价格高,使用天然气、电力还需要高额开户费。这些成本令烘干机使用者难以承受。

3.一次性投入高。粮食烘干经营一次性投入高,不仅要购买烘干设备,还要有相关附属设施。据测算,建设一座中型谷物烘干中心需投入200万元左右,包括购置烘干机械70万元(可获得比例不高于30%的财政补贴),建设烘干配套设施130万元(含土建设施、库棚、燃烧炉、卸粮升粮设施等)。合作社、种粮大户等的购买力有限,投资建设烘干中心难度较大。

4.粮价下跌影响购买力。2017年以来,粮食价格下跌较大,部分种粮大户、粮食合作社建设的粮食烘干中心出现大范围亏损。这一方面让其他准客户打消购买念头,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准备扩建的老客户也望而却步。如果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可能导致烘干机行业整体销量滑坡。

5.烘干机市场恶性竞争严重。由于烘干机利润较为可观,生产制造技术难度不大,进入门槛不高,导致生产企业一哄而上、相互抄袭仿造现象严重。部分企业产品质量不过关,机器使用寿命低、烘干不均匀等。同时,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特别是打价格战,在竞标政府项目时靠低价中标,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从抵御自然风险、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需要由市场和政府两端发力,全面提高安徽粮食主产区烘干覆盖能力,以确保面对突发异常气候的应急烘干需要。建议加强政策创设和统筹规划,解决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将烘干能力建设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烘干机械的战略储备作用,探索灾害天气下粮食机烘作业政府购买服务和应急补偿机制。建议根据粮食种植面积和农民需求,合理规划布局粮食烘干服务半径,倡导产地烘干,防止一哄而上。

2.保障粮食烘干机械设备建设用地。建议国土部门落实对农业用地的相关政策,将粮食烘干机械设备用地纳入设施农业用地范畴,加快审批进度。同时积极盘活农业存量土地,充分利用废弃学校、乡镇企业、办公场所等用于烘干中心建设。

3.支持烘干机生产企业转型升级。依托安徽在烘干机产业领域的先发优势,优化烘干机装备产业结构布局,整合资源,建设区域性产业园区,打造烘干机械产业集群。对于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给予金融支持。

二、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如何?

(一) 在全球经济社会日益一体化的背景下,审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能脱离全球环境。总的来看,我国粮食安全面对的全球环境是不安定的。 首先,解析近年来国际上粮食价格高涨的起因,除了长期积累的供需基本面因素外,气候因素、金融资本和信息操纵因素冲击国际粮食市场,导致全球粮食危机在短期内凸显。 其次,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约束,决定全球长期存在巨大的粮食安全压力。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新增23亿,仅此一项就需要全球粮食供应量增加70%。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下,发展中国家对动物源性食品需求强劲增长,继而畜牧业的强劲增长会持续到21世纪中叶之后,这就导致饲料粮的需求量巨大。此外,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口压力下,加强了生态系统对粮食生产服务的利用力度,所导致的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耗尽等,已经严重制约全球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总之,全球粮食供求难以长期平衡,粮食安全存在长期压力。 再次,国际粮食市场与资源调控能力建设进展缓慢,不利于全球粮食危机的预防与治理。特别是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粮食供求状况、国际贸易角色、地缘政治利益及国家发展方针与战略重点不同,在面对全球价格急剧变动时,很难形成协调一致的行动,容易加剧全球粮食市场的供求矛盾。因此,为避免全球粮食危机出现,迫切需要加速构建全球协调一致的危机预防与治理机制,有效调控全球粮食市场与资源。 (二) 全球环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所有国家都有不可预知的不确定性影响,极端气候有在我国和其他主产国境内同时发生的概率,届时我国粮食国内短缺而且国际市场短缺同时发生,我国将面临最大的粮食危机;二是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对国内粮食价格的传导,已有研究指出国际粮价波动在相当大程度上传导到国内,这会拉升国内通货膨胀指数,影响居民生活消费;三是国际粮价暴涨抑制中国饲料粮进口,影响我国畜牧业发展,导致畜产品供给减少甚至短缺;四是全球粮食价格暴涨导致粮食生产所需投入品价格上涨,影响我国粮食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导致农民比较利益下降;五是存在全球资本在我国境内冲击粮食产品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环境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并不会很大。就以上几大影响途径分析,这些影响发生的概率很小或者影响程度确实有限。比如,发生全球大范围极端气候灾害的概率很小。再如,国际粮食价格暴涨的价格传导只影响我国粮食价格波动走势,但是波动不会同幅度,毕竟我国粮食储备水平比国际安全水平高出一倍,而且我国国内粮食供给比较稳定。此外,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在国家给予粮食直补的情况下影响幅度有限;国际资本垄断我国粮食产业的可能性很微弱,不值得过分担忧,等等。 分析起来,我国粮食安全主要由内因决定。如,我国长期坚持的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缓解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土地资源约束;我国长期坚持的高库存粮食储备政策,有效避免了粮食价格暴涨暴跌和粮食危机;建国以来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有效解决了粮食的流通安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进程有效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居民具备足够的收入解决家庭粮食安全问题。在这些前期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我国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农的生产积极性。科技水平决定了未来我国在耕地面积不再增长甚至有所减少的情况下,能否产出更多的粮食以满足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所导致的粮食需求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决定了在粮食播种面积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下,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农业资源是否可以得到可持续利用,农业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能否得到提高,从而决定粮食产量能否得到提高。粮农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供给层面的主观能动性因素。近年来,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稳定提高,确实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增长。 (三) 应对全球环境的不确定性,要立足国内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合理、有度、高效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调剂粮食丰歉和品种,同时我国要积极参与治理和完善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立足国内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内因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导因素,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根本。必须依靠国内生产确保可以满足100%口粮需求,90%以上的全部粮食需求;全面保护耕地,守住农田,力争到2020年建设好10亿亩高标准农田,提升农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依靠科技培育粮食良种,优化栽培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扶持优势粮食产区,培育种粮大户,激励农户种粮积极性,从而从内因上有效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其次,面向国际市场调剂粮食品种余缺。要统筹国内外粮食市场,通过国际贸易适度调剂粮食丰歉和品种,以有效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统筹利用国际国内粮食生产资源,积极实施粮食“走出去”战略,实施负责任的农业投资,积极在东道国传播粮食生产技术,有效协助东道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再次,积极参与治理和完善全球粮食安全环境。一要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全球粮食安全相关协议和制度的起草、讨论和制定,实现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有序治理;二要积极参与建立全球粮食资源与市场调控机制,确保各国在粮食危机预防和应对政策措施方面保持一致。

三、如何看待现在农村的现状?

我国疆域辽阔,从自然状况来看,农村有一些偏远的地区,还没有开发自然景观还是比较原始经济发展的潜力还是比较巨大的